公司動態
實驗結果表明,白色和藍色背膠粘貼28天標養后的拉伸膠粘強度急劇下降,水養強度數值尤為低,個別測試樣塊,一碰就掉,幾乎沒有任何強度。即便采用質量可控的優質商品砂漿,粘貼質量也不符合JC/T 547-2005陶瓷墻地磚粘結劑標準,關鍵是浸水后粘結強度從標養時的0.9兆帕快速下降,甚至低到0.1 兆帕以下;要是背膠未干就貼砂漿(涂得過多,干得不夠,瓷磚槽積液),即便干強度也僅有0.13兆帕而浸水僅有0.09兆帕(這里已經應用到小數點后第二位了,強度小的可憐,貼EPS這樣輕質材料還差不多)。
同時按照JC/ T 547-1994的老標準來測試剪切粘結強度(使用吸水6%的陶瓷磚),浸水后的剪切粘結強度僅有0.16 MPa,耐熱也僅有0.6 MPa,均不符合標準要求(>0.7 MPa)。
背膠在初期的標準條件下其強度是達標了,那么中長期的效果呢?更何況我們的實際生活環境中,遇水遇熱無法避免,而此時背膠所蘊藏的風險必將顯露無疑。
背膠只是簡單的增加了瓷磚與砂漿之間的早期粘接力,并不能給整個系統(基材+砂漿+瓷磚)提供適應變形的能力,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系統的柔韌性。在實際環境中,這個系統時時刻刻都存在著應力變形,如果整個體系沒有吸納這種變形的能力,一旦達到一定數值,就會出現瓷磚大面積脫落的情況。
另外,使用背膠還可能受其他不可控因素影響:背膠的干濕控制問題,現場水泥砂漿的拌合質量,瓷磚本身的吸水性差異,以及背膠儲存問題(例如冬防凍夏防霉)。
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幾組簡單的實驗對比:
按照JC/T 547-2005陶瓷墻地磚膠粘劑標準進行浸水后的拉伸膠粘強度測試,C1標準瓷磚粘結劑破壞在瓷磚膠內部,測得的數據為瓷磚膠的強度,而2#和3#明顯破壞在普通砂漿與混凝土板的界面上,而且結果很低,說明浸水后,背膠并未提升粘結力,反而有可能因為背膠本身不耐水,起到不利的作用。